皇龙自动化工程博客 上海皇龙自动化工程公司博客

世界著名家族之瓦伦堡家族(1)

本文摘自知乎网-红蓝君的《无冕之王:揭秘百年瓦伦堡家族》

1856年,神州大地正风雨飘摇。太平天国与清军在富庶的江南诸省展开拉锯战之时,英国人正借“亚罗号”事件军舰驶入珠江口,即将揭开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序幕。

同一年,万里之外的瑞典。在斯德哥尔摩城市一角,年轻的阿尔弗雷德·伯恩哈德·诺贝尔正为挽救濒临破产的家族工厂而潜心研究,没有人知道他将在人类史上建立何等的伟业。

同一时刻,斯德哥尔摩骑士岛(Riddarhomen)的东南角,四十岁的国会议员安德烈·瓦伦堡站在议会厅,正在努力说服他的同僚们通过一项法案,同意由他来设立斯德哥尔摩第一家私人银行。

尽管身为主教儿子,但瓦伦堡在年轻时就当了海员,跑遍全世界,也因此积累了一笔财富。在美国时,他偶然读到一本关于如何设立银行的书,回到瑞典后,他便一直心心念念想要在斯德哥尔摩成立一家属于自己的银行。

通过不懈努力,瓦伦堡成功促使议会同意他设立斯德哥尔摩私人银行(瑞典三大银行之一—北欧斯安银行SEB的前身)。而瓦伦堡这个名字,在之后的160年,让整个资本主义世界为之注目;这个名字,也在瑞典成为财富、权力和守护的象征。

一、巨富家族

这是一个恪守“Esse nonVideri”(拉丁文:存在,但不可见)信条的隐形家族。财富排行榜上从来都看不到他们的名字,却排行榜上的诸多企业背后却无处不闪现着他们的身影。可以说他们不仅几乎控制了瑞典的经济命脉,并且支撑起瑞典高度发达的经济体系。

毫不夸张的说,19世纪以来的几乎每一个工业形态,都曾是巨大的瓦伦堡产业帝国的一部分。

与华为争斗多年的电信巨头爱立信(Ericsson)、全球最大的电气工程集团ABB、世界第三大制药集团阿斯利康(AstraZeneca)、全球家电产业销售单位数量排行第二的伊莱克斯(Electrolux)、全球最大园林机械设备制造商富世华(Husqvarna)、北欧最大的航空公司北欧航空(SAS)、重型汽车公司斯堪尼亚(Scania)、欧洲最大造纸公司STORA、甚至前些年造过战斗机的萨博(SAAB)……林林总总这些耳熟能详的跨国公司,以及数量更多的非上市公司,都是瓦伦堡家族控制的产业范围。

上世纪70年代的巅峰时期,瓦伦堡家族控制的各类公司实体在斯德哥尔摩股市所占份额超过40%,甚至当时的斯德哥尔摩交易所的所有权公司OMX本身,也是为瓦伦堡家族所有。

时至今日,瓦伦堡家族旗下的银瑞达集团、SEB及银瑞达持股的其他上市公司加起来仍占了斯德哥尔摩股市总市值的三分之一。

二、外交、政治与商业家族

多年以来,外界往往用“帝国”、“王朝”等字眼来形容庞大的瓦伦堡家族。但这个跨越三个世纪风雨、历经五位掌门人的家族,所耕耘和控制的,不仅仅是庞大的财富。瑞典人常常这样形容瓦伦堡家族的影响力:

“如果你想与瑞典政府建立联系,那么首先要与瑞典瓦伦堡家族建立联系。”

作为除瑞典皇室之外的第一大名门望族,瓦伦堡家族在国内政界甚至外交圈也不断涌现人才。事实上,在家族中能数得上名字的外交官瓦伦堡,差不多有10多个。

首任掌门安德烈·瓦伦堡去世后,家族事业传承到纳特·瓦伦堡和马库斯·瓦伦堡兄弟二人手中。哥哥纳特擅长从政,官至瑞典外交部长,马库斯则大刀阔斧开展家族生意。

1903年,家族控制的电力设备公司ASEA(ABB前身)陷入经营困境,甚至在瑞典的业务也遭到了德国同行的威胁。时任家族掌门人马库斯希望与竞争的两家德国公司谈判合作事宜,但遭到了无情的奚落:“ASEA快完蛋了,谈都不用谈。”愤然离席的马库斯抛下一句“你们等着瞧”后,回国与哥哥特纳游说瑞典议会,将电力设备的进口关税从10%提高到15%,将德国人成功的拒之门外。

第三代家族成员劳尔·瓦伦堡,瓦伦堡家族最知名的外交官,更是被称为“瑞典的辛德勒”。在二战纳粹的魔爪笼罩下,通过收买德军军官,发给犹太人瑞典保护护照。甚至亲自在火车站冒着生命危险将已经被关押的犹太人释放,二战期间先后拯救了数万名犹太人,并最后付出了生命的代价。至今每年的1月17日,一些西方国家还会举行瓦伦堡纪念活动。

1987 年,第四代家族掌门人彼得·瓦伦堡携家族一行人访问中国,某天一个家族成员在访问时突发心脏病,被送进了上海最好的医院,得到无微不至的护理。因此与中国也结下了友谊。在随后的岁月里,家族领袖们先后在北京或者斯德哥尔摩与中国的最高层领导人们多次见面。

深度参与政治与外交,最终也是为了更好的服务于家族事业。时至今日,瓦伦堡家族的第五代掌门人雅各布·瓦伦堡已经步入花甲之年。谈及家族荣光和家族接班人的问题,他说:

“总会有人说,你能有今天,只是因为你生在了瓦伦堡家族里。他们这么说我已经习惯了,反驳他们的唯一办法就是拼命工作,以证明我比他们更优秀。”

三、帝国基石

1916年,瑞典政府颁布了一项银行法,禁止银行拥有公司股权。于是瓦伦堡家族成立银瑞达集团(Investor AB),将北欧斯安银行持有的实业公司股权划入银瑞达,作为对外控股的实体。

经过近百年的发展,银瑞达如今已经成为一家在全球均设有分支机构的上市控股集团,目前由瓦伦堡家族基金会通过50%的投票权控制。截止2019年9月,银瑞达的总资产已高达4483亿美元,而与之相对应的资产负债率仅有20%。

瓦伦堡家族控制的另外一个平行于银瑞达的板块FAM AB相对规模较小,大概有50亿美元左右总资产,主要是进行一些战略性控股和另类投资,由瓦伦堡家族基金会全资持有。

总体来说,瓦伦堡家族的业务主要集中于三个板块:核心投资、私募股权投资、运营投资和金融投资。支撑起家族现在和未来的就是被视为基本盘的核心投资、外延扩展的私募股权投资,以及通过银瑞达旗下名为“帕特里夏产业公司”(Patricia Industries)的分支机构,来持有金融、电信及其他非上市公司的控股权。

核心投资

核心投资是瓦伦堡家族的立身之本。这个板块包含了爱立信、ABB、瑞典北欧斯安银行、阿斯利康等在内的多家国际蓝筹上市公司,随着漫长时间的积累,核心公司的数量已经增长到十多个。核心公司也占了银瑞达总资产的绝大部分比重,通过全球范围内对不同行业、不同地域、不同阶段的跨国公司进行分散投资和持股,也能够有效降低风险和隔离债务,这对瓦伦堡家族来说至关重要。第四代掌门人彼得·瓦伦堡曾经说过:“不到万不得已,我们不会轻易放弃暂时出现问题的公司。”

事实上,瓦伦堡家族疆界的第一次扩张,就是在1877年瑞典出现经济衰退时。当时一代掌门瓦伦堡一手建立的SEB有大量客户陷入流动性困境,为了挽救这批公司,SEB对部分企业进行“债转股”,由此成了阿特拉斯·科普柯、斯堪尼亚等一大批公司的股东。正如安德烈·瓦伦堡在1879年留下的箴言:“好生意总是在坏运道中做成的。”(“It is in bad times that good business can be done”)

2002年,银瑞达控制的爱立信在2001年和2002年两年内累计亏损超过50亿美元,股价甚至跌破了1美元。另一家公司ABB则因为过度扩张导致企业甚至面临破产,一时间市场上“脱手”之声不绝于耳。但瓦伦堡家族不仅没有抛售股票,反而通过银瑞达增持了更多的股票,经历数年难熬的时光之后,随着经营业绩的改善,ABB和爱立信的股价又一路回升。银瑞达内部专门有一大笔风险准备金,专门是帮助旗下企业渡过难关之用。

私募投资

私募投资业务,主要是通过银瑞达同外部投资人者共同发起的殷拓集团(EQT)进行。之所以在一级市场布局,也是为了发现未来更多的爱立信、ABB和伊莱克斯。

殷拓集团截止目前已经在全球累计募集资金620亿欧元,在管规模420亿欧元,共计投资了210家公司并实现了105家退出。投资者都是全球顶级养老基金、保险公司、母基金等,银瑞达在殷拓的每支基金中都会作为基石出资人出资一定比例。
紧跟市场潮流,殷拓集团也已经在2019年9月于斯德哥尔摩证券交易所挂牌上市,成为继黑石、KKR、凯雷等巨头之后的又一家上市PE。

非上市公司控股平台

帕特丽夏工业(Patricia Industries)是银瑞达在2015年组建的旗下全新平台,目的是对具有强大的市场地位、品牌和企业文化的领先公司进行控股性投资,以确保长期的企业增长。由于没有基金常见的固定的存续期和退出压力,可以给予管理层以极大的自由度,以实践超长线投资的理念。

值得一提的是,最近不断有离职风声传出的爱立信总裁兼CEO,上一站就是帕特丽夏工业的首席执行官,再上一站则是作为银瑞达的总裁兼CEO。

中国人民耳熟能详的马云背后的男人——蔡崇信,在抛弃近百万美元年薪加盟草根民营企业阿里巴巴前,就担任银瑞达大中华区高管。

四、特殊的机制设计

(一)AB股机制

今年在科创板引起热议的同股不同权制度,实际上早在上个世纪初就写入了瑞典公司法。瑞典政府对股市实施AB股制,A股不能流通,但享有董事会的选举权;B股可以流通,但只对现金的流通与红利有“表决权”。所以,尽管B股的数量要远远大于A股,但只要掌握了A股,便能牢牢地控制住企业。据调查,在瑞典公司中采用同股不同权的比例高达80%。

瓦伦堡家族也非常聪明的适用了这项制度。一个多世纪以来,瓦伦堡家族不仅持有核心公司的股份,与此同时还拥有数倍于其他股东的投票权,在吸引尽可能多的投资者的同时又能够有效地保证企业实控人的长期稳定,避免控制力不被稀释,也不会面临被恶意并购的风险。

当然,同股不同权制度使得瓦伦堡家族持有股份在绝对数量上并不是很多,比如银瑞达持有爱立信股权比例为7.2%(对应22.5%的投票权);持有伊莱克斯16.4%股权(对应28.4%投票权),这也让他们纸面上看没有那么富。

(二)顶层基金会

按照雅各布·瓦伦堡的说法,家族里没有某个人拥有整个企业。

瓦伦堡家族通过多达16个非营利性质基金会来锁定家族产业。其中KAW基金会、MMW基金会、MAW基金会三家合计持有银瑞达23.3%股份(对应50.3%投票权),用以掌握家族最重要的核心资产,其中最大的KAW基金会,以百年前捐赠最多的两位祖先命名。其他大部分家族财富也都和各个瓦伦堡基金会锁定在一起。

与同股不同权的逻辑一致,瓦伦堡家族基金会运作的核心是将股权继承权与财产继承权相分离,避免家族企业最常见的继承权纠纷导致的内讧。基金会的管理者只能通过历练和选拔产生,家族成员需要努力工作,得到认可。

按照瓦伦堡家族的说法,第六代的潜在继承者们正在“Training in Progress”。目前大约有30多个第六代成员,一部分人已经在家族基金会或家族关联的公司进行工作历练。谁将成为第六代掌门人,需要经历多大的压力和考验,也许只有身在其中的他们,才能知晓。毕竟本该担任第五代掌门的马克·瓦伦堡(Marc Wallenberg),在1971年因无法承受过大压力而自杀,依然是整个家族都不愿提起的往事。

五、微妙的平衡

即便是在西方发达国家,像瓦伦堡这样能够对一国有如此之大的政治经济影响力的家族,也非常罕见。特别是考虑到瓦伦堡家族崛起以来,瑞典的执政党绝大多数时间都是瑞典社民党——一个将消灭阶级写入政党纲领的偏左翼政党。

从社民党最初的理念来看,像瓦伦堡这样的资本家财产应当是被剥夺的。但实际上,综合多方面利益博弈的结果,瓦伦堡家族与政府更多的是达成了一种平衡。类似于瓦伦堡这样的巨富家族通过高效的市场经济制度来推动经济发展和提高就业,而作为交换,政府利用高税收推动实施普及广大人民的高福利政策。

此外,瓦伦堡基金会每年会对外捐出数亿美元,用于资助医疗、科技等基础研究,以及教育、考古等人文学科。这些慈善行为也有助于瓦伦堡家族在瑞典的长期形象和名声。

六、传奇继续

瓦伦堡家族自1888年以来,就生活在斯德哥尔摩南海岸的动物园岛(Djurgården)一幢法国文艺复兴风格的府邸内。除家规中好学、尊重、忠诚、勤奋等品质外,航海、海外教育或工作经历也是每一个瓦伦堡家族接班人的必修课程。家族历代掌门人如无必要一般都很少出现在媒体上。

百年来,宏伟豪华的斯德哥尔摩音乐大厅每年度都会举办诺贝尔奖颁奖典礼,数亿人的目光集中在这里,彰显着人类对知识的渴求和未来的向往。但就在数公里外的动物园岛上,古老而又行事低调的瓦伦堡家族,还将继续延续财富的传奇与奇迹。

留言列表
发表留言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